根据美国海军协会网站的报道,美国海军的两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布干维尔号(LHA-8)和费卢杰号(LHA-9)的交付时间将分别推迟大约一年,这将对美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原定计划中,布干维尔号应在2025年10月交付,但现在预计推迟到2026年9月;而费卢杰号的服役时间从2029年9月推迟至2030年9月。这一调整无疑将影响到美国海军的战力部署,尤其是在两栖作战方面的应急响应能力。
布干维尔号和费卢杰号属于美国级的flight1型号,这一系列的显著特点是在前两艘flight0的基础上增加了坞舱。新增的坞舱能够容纳2艘气垫登陆艇,从而大大增强了其重型装备投送的能力。相比之下,早期的美国级两艘舰艇并未设计坞舱,主要依赖MV-22倾转旋翼机和CH-53K重型直升机进行兵力投送,这使得其重型装备的投送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展开剩余72%这一设计缺陷引发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强烈批评。海军陆战队认为,依靠空中机降突击仅能完成初步的登陆,而要想实现稳固立足并向纵深发展,重型装备如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等必须及时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气垫登陆艇和登陆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布干维尔号和费卢杰号增加的坞舱成为了他们所期盼的重要提升。例如,M142海玛斯火箭炮是美军在与中国作战时的重要远程打击武器,而这些重型装备的快速部署显然需要依赖更加高效的两栖登陆工具。
2016年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组,计划装备大量的无人火箭发射车、反舰导弹发射车等新型武器,但美国级flight0两栖攻击舰的设计缺陷已经愈加显现,无法满足这一新型武器的部署需求。
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面临严重的后续压力。此前服役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曾是海军的重要力量,但这些舰艇服役时间已经较长,首艘舰艇于1990年服役,目前已经有35年历史,预计到2030年之前将逐步退役。特别是“好人理查德号”在2020年大修期间发生严重火灾,损毁严重,最终在2021年提前退役。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目前美国海军拥有的32艘两栖战舰中,仅有16艘处于较好的作战状态,另外16艘舰艇的情况堪忧,尤其是黄蜂级舰艇,7艘中只有2艘状态较好。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有军事观察家明确表示,海军陆战队将很难维持其“3.0计划”,即保证3支远征戒备群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分别在美国东海岸、西海岸和日本前沿部署)。因此,美国海军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的美国级flight1两栖攻击舰上。按计划,美国海军原本打算建造4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并增购4艘flight1型号,以提升其重型装备投送能力。最终,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数量将增至6艘。
然而,受到多方面影响,布干维尔号的建设进度遇到了不少困难,原计划在2017年开工并于2024年服役,但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直到2018年才开始切割第一块钢板,2019年下水。建造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导致其交付时间从原定的2024年推迟至2026年。而费卢杰号的建造起步更晚,直到2022年才开始切割钢板,2023年安放龙骨,预计将推迟到2030年服役。
由于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不断老化,而美国级flight1又无法及时补充,未来几年美国海军在两栖攻击舰上的能力将会逐渐萎缩,特别是带有坞舱的两栖攻击舰数量将急剧减少。美国海军或许不得不考虑延长黄蜂级舰艇的服役时间,以便在美国级flight1舰艇服役之前填补空缺。
此外,考虑到美军在太平洋岛链上快速部署各种导弹和火箭发射车等“分布式杀伤”武器,海军也在寻找一些临时替代方案。例如,考虑建造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flight2型、建造中型登陆舰等。不过,考虑到两栖攻击舰是远征戒备群的主力,这些临时方案无法完全代替其任务,只能在必要时作为应急措施使用。
发布于:天津市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