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看只能飞埃及去看。”备受瞩目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即将于8月17日收官。展览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上海及全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样本,以“现象级”大展再定义博物馆,创下了全球展览的奇迹。
观众在参观古埃及展 赖鑫琳 摄
为满足观展需求,上海博物馆将在展览闭幕前一周连续开放168小时,并于8月11日、8月17日举办两场嘉年华活动。7月29日,上海博物馆在人民广场馆举行“古埃及文明大展168小时嘉年华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不眠夜”具体玩法和安全保障。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这场嘉年华是上海博物馆献给所有热爱这场文明对话的朋友们的一份心意,希望通过最后168小时丰富多元的活动,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够沉浸在古埃及文明的魅力之中,留下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7大活动打造168小时不眠夜
“如果找一个好编剧,相信它可以拍成一出好戏。”回顾这一现象级展览从筹备到呈现的全过程,褚晓波如此形容。这些幕后细节故事融汇于《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一书中,将于8月11日19:00在嘉年华现场发布。包括新书首发在内,168小时连续开放期间,上海博物馆将推出7项系列活动,打造前所未有的“博物馆不眠夜”。
《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由上海博物馆编,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是一本展览实录,也是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实践的一部精彩样本。8月17日晚,嘉年华活动现场还将通过一系列短视频回顾展览举办过程,向参与展览的1500余名中埃工作人员致敬,让观众得以了解展览的“幕后英雄”。
发布会现场 赖鑫琳 摄
8月11日、8月17日两场嘉年华期间,上海博物馆将呈现众神NPC巡游、埃及鼓表演、埃及舞蹈、单人艺术造型杂技表演、音乐剧《阿依达》经典唱段、近景魔术表演等节目。被称为上海“百姓歌手”的街艺演出代表罗小罗也将在8月12日、8月14日晚带来两场驻唱表演。上海博物馆将在嘉年华期间开展“考古相机”、象形文字破译局、文创工坊、趣味游戏等沉浸式互动体验,参与体验的观众有机会获得文创礼品。嘉年华还将在特定时间进行抽奖活动和“埃航有礼”系列活动,奖品包括上海-开罗往返机票和埃及境内8日免费畅游等。
8月9日18:00-21:00,上海博物馆将联合小红书举办“小红书‘日落后出发·博物馆奇遇夜’”,首日预约参观的观众可领取“古埃及通行证”,获得古埃及换装体验。该打卡活动将持续至8月17日24:00,拍照带话题均有机会获得限量纪念品。
观众在购买古埃及展文创 赖鑫琳 摄
夜场观众看完展览后肚子饿了,可以在博物馆门口现场“觅食”。8月11日至17日每天17:30-21:30,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南门室外广场,上博文创将携手光明邨、老大昌、红房子等老字号品牌,甄选200余款精选商品汇聚一堂。观众凭借埃及展票根还可在各摊位享受专属优惠。
文创爱好者也将迎来惊喜。8月11日至17日全天,上博文创商店与金字塔之巅淮海店将推出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埃及展文创促销活动。8月11日00:00起,近500款文创产品将以5折起售;8月17日00:00起,全场文创产品将以5折起售(特殊产品除外)。每家商店均设有惊喜特价区,低至10元—50元。
“不眠夜”服务、安全有保障
为回馈观众的热情,满足更多观众的观展需求,上海博物馆将在8月11日至8月17日0:00—6:00期间增设深夜场特价票,价格为74元,每场3000张。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黄河介绍,届时人民广场馆24小时全天开放的展厅包含一楼“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三个展厅和二楼“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厅。三楼“古犀珍献: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犀角器”和四楼中国明清家具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开放时间为9:00—17:00,与埃及展形成错位。此外,博物馆一楼的文创商店和二楼的茶室都将全天开放。
观众在购买古埃及展文创 赖鑫琳 摄
“晚上看博物馆和白天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观众也会少一点。对于‘夜猫子’或深度博物馆爱好者而言,深夜观展会是比较好的选择。一些‘早鸟’观众也可以掐点6:00来观展。”黄河说。为保障168小时连续开放在大客流情况下顺利进行,上海博物馆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馆方在安排职工排班上岗的同时,还与第三方人员签署协议书,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执行协同保卫、保洁等工作;同时招募馆内、馆外的志愿者参与活动。上海博物馆还安排驻场医护人员二十四小时轮班驻场,全方位、全时段保证观众参观安全。
观众在购买古埃及展文创 赖鑫琳 摄
深夜观展可能会错过地铁班车,观众可选择网约车、自驾等方式出行。褚晓波表示,上海有完备的交通网络,出租车、网约车都可以到达上博人民广场馆周边,博物馆周围夜间停车环境也会相对便利。
“现象级”热度屡创全球纪录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2024年7月19日开展,作为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展览的第四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世界顶级文物展览,其中超过95%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展览2024年被列入“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7大标杆活动之一。
观众在参观埃及展 赖鑫琳 摄
展览以“现象级”热度创下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文物类特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截至2025年7月28日,已接待观众总数近260万人次,闭幕时预计接待观众将超过270万人次。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外埠观众中逾7成为特展专程来沪。展览共推出1200余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量近265万件,开展文创活动449场,覆盖观众近23万人次,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营收超4亿元。配合展览,上博创新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新场景系列活动,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200亿元。受展览持续火爆带动,埃及旅游和文物部表示,埃及入境游中国游客数量增长65%。
观众在参观埃及展 赖鑫琳 摄
上博还积极打造以人民为中心、以美育为重点的文博大课堂,持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升级软硬件设施,加开220个夜场、专场回应市民观展热情,提供形式多样的展览阐释辅助手段等,目前已开展线下教育活动4023 场,覆盖观众近130万人次。
日前,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入选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褚晓波表示,埃及展的成功举办,凸显了上海博物馆在全球资源配置领域的能力,“如果上博没有之前的‘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展览的积累,国外机构未必能有这样的信任。我们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耕国际展览在地价值,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埃及展的成功举办,也成为中国与埃及两国之间民心相通、人文交流的典型案例。”
观众在参观埃及展 赖鑫琳 摄
在他看来,此次现象级展览数据中,最有含金量的是观众人数。据统计,2019年上海博物馆全年观众人数为220多万人次,当时博物馆还是完全免费开放。截至2025年7月28日,埃及展已接待观众总数近260万人次,而这些观众都是通过购买门票的方式进馆参观。“一个收费展览观众超过200万人次,从全球博物馆层面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充分凸显一个展览的魅力和博物馆的能力,也凸显中国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领域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这是最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